为积极贯彻省院“1+4+5”工作思路,持之以恒推动过硬检察队伍建设,将省院《关于加强全省检察机关青年干警队伍建设的意见》落到实处,促进全省检察机关青年干警更好更快成长,针对我院干警平均年龄43岁、35岁以下干警占比30%的实际情况,院党组精心谋划、认真组织,采取多种措施提升青年干警综合素质。
一是沉淀政治底色,塑造职业认同。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在多元化的价值环境中成长,政治定力、实践经验稍显缺乏的青年干警队伍尤为重要。首先,注重结合“两学一做”、“三严三实”、“四讲四有”等主题教育平台,强化青年干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举办了“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专题讲座,提高政治素养。其次,注重结合“红色教育”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领青年干警。组织参观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沈阳抗战故事”宣讲活动,增强青年干警对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注重创新政治教育形式,紧跟时代步伐。以观看《邹碧华》《人民的名义》《法治中国》等影视作品为契机,开展主题论坛、撰写心得文章,培育和弘扬青年干警的职业精神。通过微信、报纸等宣传手段展示青年检察官的积极形象,加强青年干警内心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二是专注培训建设,强化岗位练兵。着力建设定期培训和常态化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网络学习相结合、专业领域与多重学科相结合、理论授课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首先,针对我院干警学历总体水平较好的实际情况(正式干警学历均为本科以上,全日制研究生占比27%),注重办案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社会沟通能力的培养。近两年多次邀请法院系统的审判业务专家来我院授课,有针对性地解决办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积极组织青年干警参加业务竞赛、技能比武等实战练兵方式,我院五名青年干警在全市检察机关业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在促进参赛者迅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履职能力的同时,对其他干警也起到了很好地模范带头作用。其次,针对我院青年干警人数较多的实际情况,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注重青年干警人才培养。在积极为青年干警争取培训机会的同时,注重发挥“传帮带”的促进作用,通过我院的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公诉系统专家型人才等经验丰富的科长发掘、培养青年业务骨干,打造人才高地。最后,根据青年干警的学科结构、兴趣特长等合理设计专业领域外的课程,注重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新媒体、大数据等学科,丰富干警队伍的知识结构。积极借助“外脑”力量,先后邀请了检察技术、司法会计、国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培训。
三是搭建创新平台,凸显时代特色。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干警的培养工作应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保护创新意识,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工作活力。首先,积极搭建文化创新平台,出台了《大东区检察院关于举办青年检察文化沙龙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主题策划到组织活动都由青年干警完成,从目前的几期活动看参与度很高,效果良好。其次,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选派青年干警参加测谎技术、操作无人机、新媒体运营培训,充分发挥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思想活跃的特点,鼓励青年干警拓展新思路。最后,积极搭建理论创新平台,选派我院优秀青年干警承担省院重点理论课题研究任务,依托我院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法律知识巡讲、送法进社区等服务,促进青年干警充分施展才华。
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唤起工作活力。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勤奋上进的良好工作氛围。首先,注重选树青年干警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引领作用。如在我院先进党员事迹报告会中,请入职两年表现优异的青年干警做事迹报告,起到了很好地示范作用。其次,注重发挥院领导的鼓励作用,今年检察长李景会同志组织召开了青年干警座谈会,倾听青年干警心声,并在主题为“我与检察共成长”的文化沙龙中,向青年干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起到了很好的鼓舞作用。最后,注重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在员额检察官遴选过程中,打破常规的论资排辈、晋升困难的局面,完善综合考评体系,充分调动了青年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积极贯彻省院“1+4+5”工作思路,持之以恒推动过硬检察队伍建设,将省院《关于加强全省检察机关青年干警队伍建设的意见》落到实处,促进全省检察机关青年干警更好更快成长,针对我院干警平均年龄43岁、35岁以下干警占比30%的实际情况,院党组精心谋划、认真组织,采取多种措施提升青年干警综合素质。
一是沉淀政治底色,塑造职业认同。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在多元化的价值环境中成长,政治定力、实践经验稍显缺乏的青年干警队伍尤为重要。首先,注重结合“两学一做”、“三严三实”、“四讲四有”等主题教育平台,强化青年干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举办了“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专题讲座,提高政治素养。其次,注重结合“红色教育”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领青年干警。组织参观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沈阳抗战故事”宣讲活动,增强青年干警对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注重创新政治教育形式,紧跟时代步伐。以观看《邹碧华》《人民的名义》《法治中国》等影视作品为契机,开展主题论坛、撰写心得文章,培育和弘扬青年干警的职业精神。通过微信、报纸等宣传手段展示青年检察官的积极形象,加强青年干警内心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二是专注培训建设,强化岗位练兵。着力建设定期培训和常态化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网络学习相结合、专业领域与多重学科相结合、理论授课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首先,针对我院干警学历总体水平较好的实际情况(正式干警学历均为本科以上,全日制研究生占比27%),注重办案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社会沟通能力的培养。近两年多次邀请法院系统的审判业务专家来我院授课,有针对性地解决办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积极组织青年干警参加业务竞赛、技能比武等实战练兵方式,我院五名青年干警在全市检察机关业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在促进参赛者迅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履职能力的同时,对其他干警也起到了很好地模范带头作用。其次,针对我院青年干警人数较多的实际情况,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注重青年干警人才培养。在积极为青年干警争取培训机会的同时,注重发挥“传帮带”的促进作用,通过我院的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公诉系统专家型人才等经验丰富的科长发掘、培养青年业务骨干,打造人才高地。最后,根据青年干警的学科结构、兴趣特长等合理设计专业领域外的课程,注重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新媒体、大数据等学科,丰富干警队伍的知识结构。积极借助“外脑”力量,先后邀请了检察技术、司法会计、国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培训。
三是搭建创新平台,凸显时代特色。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干警的培养工作应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保护创新意识,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工作活力。首先,积极搭建文化创新平台,出台了《大东区检察院关于举办青年检察文化沙龙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主题策划到组织活动都由青年干警完成,从目前的几期活动看参与度很高,效果良好。其次,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选派青年干警参加测谎技术、操作无人机、新媒体运营培训,充分发挥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思想活跃的特点,鼓励青年干警拓展新思路。最后,积极搭建理论创新平台,选派我院优秀青年干警承担省院重点理论课题研究任务,依托我院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法律知识巡讲、送法进社区等服务,促进青年干警充分施展才华。
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唤起工作活力。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勤奋上进的良好工作氛围。首先,注重选树青年干警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引领作用。如在我院先进党员事迹报告会中,请入职两年表现优异的青年干警做事迹报告,起到了很好地示范作用。其次,注重发挥院领导的鼓励作用,今年检察长李景会同志组织召开了青年干警座谈会,倾听青年干警心声,并在主题为“我与检察共成长”的文化沙龙中,向青年干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起到了很好的鼓舞作用。最后,注重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在员额检察官遴选过程中,打破常规的论资排辈、晋升困难的局面,完善综合考评体系,充分调动了青年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