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检察要闻
大东区院:精准开展两个帮扶 助力未成年人回归
时间:2022-03-0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未成年人因犯罪服刑,能否顺利回归社会,如何预防再次犯罪,关系到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为更好的承担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责任,大东区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未成年犯“两个帮扶”工作指引(试行)》和《关于加强未成年犯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多举措开展“两个帮扶”工作,帮助未成年人重返人生正轨。

精准施策矫治“教育、感化、挽救”为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为工作原则,紧盯“监内帮扶”“跟进帮扶”两个环节,坚持“一人一档案,一人一预案”工作模式,为每名帮扶对象建立了电子卷宗,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帮扶计划,保证帮扶效果。2021年以来,为10名帮扶对象建立个性化帮扶档案,鉴于大多数帮扶对象正接受社区矫正监督,我院与大东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科建立日常联络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在矫未成年犯家庭监护、思想变化情况

完善帮扶措施。积极与帮扶对象家属取得联系,向其介绍帮扶的目的了解帮扶对象需求,取得家属的配合。对监内帮扶对象,采取书信、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帮扶对象建立信任传递检察关怀。例如,向帮扶对象方某某、张某某给送去手写书信,了解其监内服刑情况。对帮扶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开展法治教育,加强帮扶对象思想道德教育,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降低他们重新犯罪率。

凝聚工作合力。两个帮扶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未成年犯教育矫治工作合力,促进未成年犯改过自新,顺利回归社会我院积极加强与其他机关的联系配合,丰富帮教措施,拓宽帮教渠道,切实帮助帮扶对象解决就业、生活难题,例如今年帮扶的一名未成年犯谷某某,从审查逮捕环节开始,办案人即开展帮扶工作,对其开展心理干预,帮扶解决心理问题,在审查起诉环节,引入社会力量对其开展法治教育、对监护人开展亲职教育,在跟进帮扶阶段,积极帮助其协调解决就业问题。

帮助未成年犯改过自新、预防再犯是我院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今后我院将继续积累经验做法、创新工作措施,争取取得新的成果。

 

 

 


您的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大东区院:精准开展两个帮扶 助力未成年人回归

  2024-12-09

未成年人因犯罪服刑,能否顺利回归社会,如何预防再次犯罪,关系到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为更好的承担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责任,大东区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未成年犯“两个帮扶”工作指引(试行)》和《关于加强未成年犯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多举措开展“两个帮扶”工作,帮助未成年人重返人生正轨。

精准施策矫治“教育、感化、挽救”为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为工作原则,紧盯“监内帮扶”“跟进帮扶”两个环节,坚持“一人一档案,一人一预案”工作模式,为每名帮扶对象建立了电子卷宗,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帮扶计划,保证帮扶效果。2021年以来,为10名帮扶对象建立个性化帮扶档案,鉴于大多数帮扶对象正接受社区矫正监督,我院与大东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科建立日常联络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在矫未成年犯家庭监护、思想变化情况

完善帮扶措施。积极与帮扶对象家属取得联系,向其介绍帮扶的目的了解帮扶对象需求,取得家属的配合。对监内帮扶对象,采取书信、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帮扶对象建立信任传递检察关怀。例如,向帮扶对象方某某、张某某给送去手写书信,了解其监内服刑情况。对帮扶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开展法治教育,加强帮扶对象思想道德教育,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降低他们重新犯罪率。

凝聚工作合力。两个帮扶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未成年犯教育矫治工作合力,促进未成年犯改过自新,顺利回归社会我院积极加强与其他机关的联系配合,丰富帮教措施,拓宽帮教渠道,切实帮助帮扶对象解决就业、生活难题,例如今年帮扶的一名未成年犯谷某某,从审查逮捕环节开始,办案人即开展帮扶工作,对其开展心理干预,帮扶解决心理问题,在审查起诉环节,引入社会力量对其开展法治教育、对监护人开展亲职教育,在跟进帮扶阶段,积极帮助其协调解决就业问题。

帮助未成年犯改过自新、预防再犯是我院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今后我院将继续积累经验做法、创新工作措施,争取取得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