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源问题一直是困扰民行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制约民行工作快速发展的瓶颈。近日,大东区院民行科充分利用大东区律师事务所主任工作会议这一平台,通过与全区40个律师事务所主任的座谈、交流、会签工作联系制度等举措,宣传、推介民行检察职能,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和案件线索收集机制,力图破解案源瓶颈。
一是座谈交流、宣传推介。座谈中,民行科干警从检察监督的法律依据、监督环境、合作基础、工作重点、现实做法、典型案例等六个方面,向与会的各位主任进行了讲解、推介;从民行工作目前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外部环境和成为“检察工作新的增长点”的内部举措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业务,宣传高检、省、市院关于加强执行监督工作的精神,就市院与市中法关于执行监督座谈会纪要和本院与大东法院会签的关于执行监督工作意见进行宣讲、介绍,明确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受理的范围及“配合法院系统开展执行案款集中清理活动等两个专项”,以此增进律师事务所对执行监督这项新职能的了解,坚定检律合作的信心。
二是建立联系、制度保障。大东院民行科起草了“大东区检察院与律师事务所工作联系制度”,内容分为“建立案件线索移送、提前介入、座谈交流、共同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四方面。在律师事务所设立“民行案件材料接收点”、在律所安排“联络员”,充分发挥律师广泛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定期座谈交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加强疑难案件研讨,定期联合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同时也为律师执业提供方便条件,提高律师在民行检察环节的参与度。
三是及时总结、全面铺开。为深入贯彻“将执行监督作为基层立身之本”的精神,大东院民行科于2015年与辽宁龙德等10所队伍诚信、业务精良的律师事务所建立了联系点,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执行监督案源收集工作,运行一年,实践证明效果不错。今年在去年基础上,坚持“优中选优、谨慎选择”、坚持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原则,全面铺开与区内律所合作,联系点由10所增至40所,提前完成民事执行处“力争基层院增加到100所联系点”的工作目标。
案源问题一直是困扰民行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制约民行工作快速发展的瓶颈。近日,大东区院民行科充分利用大东区律师事务所主任工作会议这一平台,通过与全区40个律师事务所主任的座谈、交流、会签工作联系制度等举措,宣传、推介民行检察职能,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和案件线索收集机制,力图破解案源瓶颈。
一是座谈交流、宣传推介。座谈中,民行科干警从检察监督的法律依据、监督环境、合作基础、工作重点、现实做法、典型案例等六个方面,向与会的各位主任进行了讲解、推介;从民行工作目前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外部环境和成为“检察工作新的增长点”的内部举措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业务,宣传高检、省、市院关于加强执行监督工作的精神,就市院与市中法关于执行监督座谈会纪要和本院与大东法院会签的关于执行监督工作意见进行宣讲、介绍,明确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受理的范围及“配合法院系统开展执行案款集中清理活动等两个专项”,以此增进律师事务所对执行监督这项新职能的了解,坚定检律合作的信心。
二是建立联系、制度保障。大东院民行科起草了“大东区检察院与律师事务所工作联系制度”,内容分为“建立案件线索移送、提前介入、座谈交流、共同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四方面。在律师事务所设立“民行案件材料接收点”、在律所安排“联络员”,充分发挥律师广泛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定期座谈交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加强疑难案件研讨,定期联合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同时也为律师执业提供方便条件,提高律师在民行检察环节的参与度。
三是及时总结、全面铺开。为深入贯彻“将执行监督作为基层立身之本”的精神,大东院民行科于2015年与辽宁龙德等10所队伍诚信、业务精良的律师事务所建立了联系点,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执行监督案源收集工作,运行一年,实践证明效果不错。今年在去年基础上,坚持“优中选优、谨慎选择”、坚持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原则,全面铺开与区内律所合作,联系点由10所增至40所,提前完成民事执行处“力争基层院增加到100所联系点”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