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防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阶段性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默默奉献、奋战一线的工作人员,大东区人民检察院就有数名这样的检察干警,他们在现场维持秩序、扫码登记、运送物资、消毒杀菌……真正做到了战场在哪里,他们就出现在哪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东检察人的责任与担当。
最美的青春,是奉献
“请大家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遵守隔离纪律,等待解封后再与大家并肩作战。”面对领导和同事的关怀,“90后”检察干警李佳齐更加坚定与疫情对抗的决心。3月24日是李佳齐主动报名投身抗疫一线的第16天,也是在这一天她被告知在下沉支援社区进行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因与一名阳性感染者发生同时空接触,即将接受集中转运隔离。抗疫工作充实又忙碌,16天内她已陆续下沉4个小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平均每天值守6个小时以上,对于青年干警来说这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每当疲惫的时候,她都会给自己加油鼓劲,继续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志愿工作中。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战“疫”,前方和后方都是阵地,集中隔离后,李佳齐依然坚守本职工作,不能出门,那么就利用互联网、微信办公,保证工作及时高效完成。“抗疫是大事,不管是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还是一名年轻的检察干警,能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是我的荣幸。”
守土有责,防疫办案两不误
刚进入三月,汪馨宇所在的办案组就受理了十多件案件,正当大伙忙碌时,突发的疫情打乱原本的了办案节奏。但疫情就是命令,守土有责,战疫有我,办案不停。她响应号召,下沉社区参加防疫工作,同时通过电话、视频、邮寄等方式灵活完成提讯复核、调查取证工作。因为疫情很多工作一下子变得不容易了,每天穿插社区志愿工作,时间零散了,工作更多了,组内成员还经常不能同步在班上。为此,办案组专门做了个疫情期间的“小记事本”,详细记好具体工作、事项,互相提醒,抢时间、抢效率。后来,汪馨宇和书记员房冬雪因在社区工作时成为密接人员,先后被隔离在家,同事们也一起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收到的十多起案件没有一起退回、延期,多数已经顺利办结。时至今日,“小记事本”上已经密密麻麻,满是回忆,有顶着风雪维护检测秩序的心得,也有为电话那头当事人成功化解矛盾的感悟。防疫不松懈、办案不停歇,汪馨宇是志愿者也是检察官,无论哪种角色,哪种身份,她坚守初心不变,为民司法、为民服务。
舍“小家”,为“大家”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潘禹帆是大东区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干警,自从接到协助新华社区核酸检测的工作任务以来,她每天早出晚归,核实身份、测量体温、维护秩序......天气寒冷时,她在风雪中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每天工作结束后,双手都冻得红肿。天气渐暖时,穿着防护服不到10分钟,她额头上就流下了汗水,防护面罩上布满了水蒸气,模糊了视线。因N95口罩紧紧包裹住鼻子,限制了呼吸,好几次她脑部严重缺,眼前一黑,每当这时她都对自己说:“再坚持下,我必须撑住了!”同时,因为潘禹帆的丈夫也是一名检察干警,夫妻二人都坚守在各自阻击疫情的岗位上,家中两个不满5岁的孩子只能交给父母。疫情严峻时,两个孩子同时生病了,孩子们哭着闹着要找妈妈,她心急如焚,但想到疫情严峻,仍然坚守在岗位上。晚上回家面对已经熟睡了的孩子们,她心里特别难过,但也更加坚定:“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只有大家的平安,才有小家的团圆。”
艰难时刻,更显温情
“请打开辽事通绿码并排队等候。”“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离。”3月8日开始,这是金慧每天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大东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金慧每日到高教社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随后又回到岗位办理案件业务,每日工作繁忙而充实。社区老年人较多,很多不能及时出示健康码,她便耐心帮助,一步步完成注册、认证,并细心讲解使用方法。“这回我也有绿码了,给你点赞!”面对老人们的夸赞,她露出满足的笑容。3月24日晚,像往常一样,在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后金慧回家照顾幼子,却突然接到疾控中心的通知,她被定为密切接触者,需要立即转运隔离。面对不到3岁的孩子询问原因,她抑制住内心的慌乱回答:“妈妈可能接触了病人,需要去隔离观察,你要在家好好听爸爸的话。”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妈妈,你需要帮助的话记得告诉我,我去帮你!”听到孩子懵懂的关于爱的表达,一直坚强的她哽咽了。隔离期间,金慧经常收到单位领导的关心,同事们发来的打气电话、工作照片,让她倍受鼓舞,她期待着隔离期满继续加入战斗队伍中,也期待春暖花开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未来可期,后继有人
“小婧,爸爸妈妈居住的小区被封控了,我俩目前都很好,你安心工作,不用担心我们……”正在上园街道新华社区防疫一线工作的邹婧,在接到电话的瞬间愣住了。但看到周围众多需要帮助的居民,想到单位等待处理的工作,她稳住心神,和父母匆匆嘱托了几句,就又转身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大东区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干警,3月8日以来,邹婧就肩负着为院内同志分派防疫物资的工作,同时她也下沉到社区防疫一线,协助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在核酸检测点,一位妈妈带着三个孩子,一边翻找户口本,一边还要顾及身边不安的孩子们,邹婧见状马上来到他们身边,一边安慰她不要着急,一边把孩子们护住,细心地帮她登记、安排检测。检测结束后,一名孩子伸出小手,指着她胸前的“大东检察”标志说:“阿姨,这几个字我见过,就在我家旁边办公楼上,我以后也要去那里工作,跟你一样!”送走他们,邹婧内心涌起阵阵波澜:“这大概就是我们拼搏奋斗的意义,未来可期、后继有人!”
“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在平日的生活中,李佳齐、汪馨宇、潘禹帆、金慧、邹婧,她们的身份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但在疫情面前,她们冲锋一线,实干不负民心,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检察干警的坚韧执着,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公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防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阶段性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默默奉献、奋战一线的工作人员,大东区人民检察院就有数名这样的检察干警,他们在现场维持秩序、扫码登记、运送物资、消毒杀菌……真正做到了战场在哪里,他们就出现在哪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东检察人的责任与担当。
最美的青春,是奉献
“请大家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遵守隔离纪律,等待解封后再与大家并肩作战。”面对领导和同事的关怀,“90后”检察干警李佳齐更加坚定与疫情对抗的决心。3月24日是李佳齐主动报名投身抗疫一线的第16天,也是在这一天她被告知在下沉支援社区进行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因与一名阳性感染者发生同时空接触,即将接受集中转运隔离。抗疫工作充实又忙碌,16天内她已陆续下沉4个小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平均每天值守6个小时以上,对于青年干警来说这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每当疲惫的时候,她都会给自己加油鼓劲,继续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志愿工作中。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战“疫”,前方和后方都是阵地,集中隔离后,李佳齐依然坚守本职工作,不能出门,那么就利用互联网、微信办公,保证工作及时高效完成。“抗疫是大事,不管是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还是一名年轻的检察干警,能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是我的荣幸。”
守土有责,防疫办案两不误
刚进入三月,汪馨宇所在的办案组就受理了十多件案件,正当大伙忙碌时,突发的疫情打乱原本的了办案节奏。但疫情就是命令,守土有责,战疫有我,办案不停。她响应号召,下沉社区参加防疫工作,同时通过电话、视频、邮寄等方式灵活完成提讯复核、调查取证工作。因为疫情很多工作一下子变得不容易了,每天穿插社区志愿工作,时间零散了,工作更多了,组内成员还经常不能同步在班上。为此,办案组专门做了个疫情期间的“小记事本”,详细记好具体工作、事项,互相提醒,抢时间、抢效率。后来,汪馨宇和书记员房冬雪因在社区工作时成为密接人员,先后被隔离在家,同事们也一起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收到的十多起案件没有一起退回、延期,多数已经顺利办结。时至今日,“小记事本”上已经密密麻麻,满是回忆,有顶着风雪维护检测秩序的心得,也有为电话那头当事人成功化解矛盾的感悟。防疫不松懈、办案不停歇,汪馨宇是志愿者也是检察官,无论哪种角色,哪种身份,她坚守初心不变,为民司法、为民服务。
舍“小家”,为“大家”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潘禹帆是大东区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干警,自从接到协助新华社区核酸检测的工作任务以来,她每天早出晚归,核实身份、测量体温、维护秩序......天气寒冷时,她在风雪中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每天工作结束后,双手都冻得红肿。天气渐暖时,穿着防护服不到10分钟,她额头上就流下了汗水,防护面罩上布满了水蒸气,模糊了视线。因N95口罩紧紧包裹住鼻子,限制了呼吸,好几次她脑部严重缺,眼前一黑,每当这时她都对自己说:“再坚持下,我必须撑住了!”同时,因为潘禹帆的丈夫也是一名检察干警,夫妻二人都坚守在各自阻击疫情的岗位上,家中两个不满5岁的孩子只能交给父母。疫情严峻时,两个孩子同时生病了,孩子们哭着闹着要找妈妈,她心急如焚,但想到疫情严峻,仍然坚守在岗位上。晚上回家面对已经熟睡了的孩子们,她心里特别难过,但也更加坚定:“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只有大家的平安,才有小家的团圆。”
艰难时刻,更显温情
“请打开辽事通绿码并排队等候。”“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离。”3月8日开始,这是金慧每天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大东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金慧每日到高教社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随后又回到岗位办理案件业务,每日工作繁忙而充实。社区老年人较多,很多不能及时出示健康码,她便耐心帮助,一步步完成注册、认证,并细心讲解使用方法。“这回我也有绿码了,给你点赞!”面对老人们的夸赞,她露出满足的笑容。3月24日晚,像往常一样,在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后金慧回家照顾幼子,却突然接到疾控中心的通知,她被定为密切接触者,需要立即转运隔离。面对不到3岁的孩子询问原因,她抑制住内心的慌乱回答:“妈妈可能接触了病人,需要去隔离观察,你要在家好好听爸爸的话。”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妈妈,你需要帮助的话记得告诉我,我去帮你!”听到孩子懵懂的关于爱的表达,一直坚强的她哽咽了。隔离期间,金慧经常收到单位领导的关心,同事们发来的打气电话、工作照片,让她倍受鼓舞,她期待着隔离期满继续加入战斗队伍中,也期待春暖花开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未来可期,后继有人
“小婧,爸爸妈妈居住的小区被封控了,我俩目前都很好,你安心工作,不用担心我们……”正在上园街道新华社区防疫一线工作的邹婧,在接到电话的瞬间愣住了。但看到周围众多需要帮助的居民,想到单位等待处理的工作,她稳住心神,和父母匆匆嘱托了几句,就又转身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大东区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干警,3月8日以来,邹婧就肩负着为院内同志分派防疫物资的工作,同时她也下沉到社区防疫一线,协助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在核酸检测点,一位妈妈带着三个孩子,一边翻找户口本,一边还要顾及身边不安的孩子们,邹婧见状马上来到他们身边,一边安慰她不要着急,一边把孩子们护住,细心地帮她登记、安排检测。检测结束后,一名孩子伸出小手,指着她胸前的“大东检察”标志说:“阿姨,这几个字我见过,就在我家旁边办公楼上,我以后也要去那里工作,跟你一样!”送走他们,邹婧内心涌起阵阵波澜:“这大概就是我们拼搏奋斗的意义,未来可期、后继有人!”
“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在平日的生活中,李佳齐、汪馨宇、潘禹帆、金慧、邹婧,她们的身份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但在疫情面前,她们冲锋一线,实干不负民心,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检察干警的坚韧执着,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公仆。